春日的田野一派生机盎然,紫云英开始进入盛花期,紫白相间的花朵长势喜人,眺眼望去,一片接连一片都是浪漫花海。3月31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和桃源县农业农村局联合组成专家团队,对2024年的秋冬种紫云英、肥用油菜等绿肥高产示范田进行实地测产验收。
专家组一行首先来到漳江街道高桥社区绿肥千亩示范片,该示范片是全国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项目的核心示范片,也是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绿肥推广项目的核心示范区。示范片2024年秋冬绿肥种植面积达1200亩,主要利用冬闲田种植发展绿肥,通过绿肥翻压还田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量。专家组在查看紫云英大田生长情况后,随机采取“五点取样法”,每样1个平方米,在3块不同的田块中进行现场实割测产。初步测算结果,紫云英鲜草区间产量达到3319.4至3897.5公斤/亩,平均亩产3552.9公斤/亩。以平均亩产鲜草3552.9公斤测算,在去年秋冬大旱的情况下,鲜草产量还略高于往年,按照压青量来计算,可以为耕地土壤提供氮肥10.8公斤/亩、磷肥2.17公斤/亩、钾肥8.99公斤/亩。
随后,专家组来到漳江街道云台村油肥2号绿肥高产示范方,在嫩绿的田野上,金黄色油菜花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鲜艳夺目。油肥2号是湖南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发培育的“菜肥两用”新绿肥种子,既可在生长前期作菜苔上市获收益又可在中后期作绿肥肥田。该品种总养分含量高、亩用种量较少、抗冻害抗病害能力较强。初步测算结果显示,该示范片油肥2号鲜草区间产量达到2105.5至3435.1公斤/亩,平均亩产2665公斤/亩,翻压还田后,可以为耕地土壤提供氮肥7.08公斤/亩、磷肥1.04公斤/亩、钾肥16.18公斤/亩。
现场测产结束后,专家组又来到“湘紫4号”紫云英留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因受二月低温和前期低温的影响,该基地紫云英目前长势中等,预计下周进入盛花期。专家们边下田察看紫云英生长状况,边向种植大户询问了解前期田间管理情况,对盛花期培管及后期收割留种等工作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专家一致认为,紫云英固氮能力强,利用效率高,翻压入泥后植株腐解时可以大量激发土壤氮素,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对维持氮循环具有重要作用,桃源县自留种紫云英试验解决绿肥种植中种子投入成本高的难题,是一种较好的探索,值得肯定和推广。
根据目前统计上报反馈数据,桃源县28个乡镇(街道)实际完成2024年秋冬种绿肥生产面积18.4万亩,超额完成常德市下达计划任务7.9万亩。下步,我县还将继续通过大力支持冬闲田地秋冬绿肥种植与示范推广,进一步减少化肥施用,提升耕地地力,促进作物增产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志军 李华
编辑:李军-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