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木塘垸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3户991人,针对部分贫困人口缺乏劳动技能、就业困难的现状,该镇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脱贫攻坚战+蓝天保卫战,贫困户化身巡逻员
“大爷,地里的秸秆千万不要露天烧,会污染环境!”最近湖田村的村民们总能在路边看见杨承维的身影,他耐心的对田间地头的老百姓进行着宣传与劝导。原来,他最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帮助村里进行秸秆禁烧巡查宣传。
杨承维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就他一个人。由于身患纤维瘤等疾病,劳动能力弱,收入微薄,生活拮据。村里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形势严峻的秸秆禁烧工作,为他安排了这样一个“巡逻员”的公益性岗位,不仅每个月他带来了收入,还减轻了村里的秸秆禁烧压力,实现了“双赢”。
帮联干部上户走访杨承维
脱贫攻坚战+人居环境整治,贫困户化身环卫工
帮助农户清运门前垃圾,打扫道路沿线卫生,就是王湘波每天的工作内容。王湘波家中有3人,母亲年迈,儿子正在念大学,他自己也由于身体状况差无法外出务工,家中没有稳定收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帮联干部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他对接,经过面试考察,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易家桥片区的保洁工作,每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去年已经成功脱贫。
“当前正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要对农村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需要投入很多人力。刚好村里需要几名环卫工人,我们就建议环卫协会聘请了他,他做事情勤恳认真,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好。”湖田村扶贫专干翦英美说。
2019年考上重庆交通大学的王强寒暑假放假的时候也会帮助父亲开展环卫工作,“村干部、帮扶干部让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国家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福利政策,去年我还享受到了助学金,我觉得我作为一名学生,也应该多多回馈社会。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王湘波在清运垃圾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木塘垸镇坚持“造血”扶贫理念,积极结合当前重点工作,为贫困户提供可以就近务工的公益性岗位。
“接下来,我们还会加大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力度,让有劳动能力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就业的贫困群众实现过渡性就业或长期稳定就业。”木塘垸镇专职副书记谢鑫杰说。目前,该镇已经为36个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30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莉芳
编辑:李军-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