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科普知识(七):9年零投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这样与民和谐相处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电力行业学习驿站 编辑:李军-ty 2019-12-04 15:18:01
—分享—

为加深大家对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的了解和认识

小编收集整理了

这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知识

@桃源人

你要知道

一、垃圾焚烧后固化物的处置方法

垃圾焚烧后的固化物有炉渣有飞灰,炉渣属于一般废物,可以直接资源化利用,飞灰属于危险废物,需要特别处理。炉渣主要为生活垃圾焚烧后的残余物,其产生量视垃圾成分而定,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锰(MnO)、二氧化硅(SiO2)、氧化钙(CaO)、三氧化二铝(Al2O3)、三氧化二铁(Fe2O3)、废金属,以及少量未燃尽的有机物等。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经过高温无害化处理,再经过磁选等分离出废钢铁等废旧金属后,将炉渣输送到静脉产业园一期的建筑垃圾生产线综合利用。

飞灰属于危险废物,必须单独收集。垃圾焚烧飞灰先在厂区进行必要的稳定化和固化处理,并经浸出毒性试验合格后,即可使用专用密闭运输工具送至该项目配套建设的飞灰填埋场填埋处置。

二、生活垃圾焚烧项目选址中对于环境防护距离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等,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厂界外设置不小于300米的环境防护距离。

三、既然没有污染,为什么国家一定要规定这个300米?

国家规定“300米环境防护距离”的初衷,并不是因为300米范围内有明确的健康风险,事实上,每个发电厂的近百名人员,每天都在厂内工作、生活,全在300米范围内,也有着一样的生命和对健康权的维护。“300米”的规定,是国家强制设置了一个“缓冲地带”,其作用是:当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因素时,例如级别较大的地震时,厂内房屋、设备倒塌,这个时候电厂肯定是处于停机运行状态,停机时虽然没有烟气向外界排放,但厂内没来得及处理的渗沥液等污染性废水,却可能由于设备泄漏而流向外界--“300米”正好为这些物质提供了一个缓冲区,以避免对附近的居民造成较大的生态污染风险和安全风险。

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与周边群众和谐相处的实例有哪些?

日本东京的中央焚烧发电厂位于市中心,距离日本皇宫仅3.5公里,皇宫周边7公里范围内有7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东京23个区有23个焚烧厂,有的就建在市中心。在欧洲许多城市,余热利用的垃圾焚烧厂与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连接,为城市供热系统提供廉价的可持续热源。例如,在法国巴黎、意大利布雷西亚、丹麦哥本哈根、瑞典马尔默,垃圾焚烧厂供热量占城市供热量达到50%。

我国的佛山南海垃圾焚烧厂位于南海大学城内,3公里范围内有约10万学生和居民,和谐相处,已成为南海区工业旅游景点;常州垃圾发电厂位于该市武进区遥观镇的繁华地带,与民为邻9年零投诉。其他如江苏苏州、浙江海宁、山东日照、广东博罗等地垃圾发电厂离居民区也只有几百米的距离,都能做到和谐相处。

五、怎样加强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监管?

垃圾发电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只有30多年的历史,受土地紧张、垃圾围城等因素的影响,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目前的一种现实选择,垃圾焚烧也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推崇的一种垃圾处理手段,生活垃圾焚烧厂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城市的刚性需求,就像咱家里必须有厕所一样。

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加强监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运行监管规范,制定详细的监管考核办法,将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监管过程从建设到运营,一步不放松;监管主体尽量扩大,除职能部门比如城管、环保、安全等日常监管外,定期不定期邀请民众或者各种团体监督;监管方式多样化,线下现场监管与线上网络监管相结合,线下派专人驻场,线上与所有数字化建立连接;监管设施建设到位,除数字化监管之外,城管局将在项目邻近区域建设智能监管平台,将焚烧厂日常运营数据纳入平台监管范围,同时在大门口会设置大型液晶显示屏,将每日、每时、每刻的排放指标公之于众,便于公众随时监督。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电力行业学习驿站

编辑:李军-ty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桃源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