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桃源财政:开拓创新优服务 乡村振兴谱“三篇”
2021-01-27 16:48:30 字号:

桃源财政:开拓创新优服务 乡村振兴谱“三篇”

近日,桃源县财政局在黄石镇黄安开展党建和工会系列活动。这是该局紧跟桃源县委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思考,是财政部门以点带面,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也是财政人创新党建和工会活动形式,提升志愿服务效能的积极探索。

该局局长余其斌局机关60余通过参观贺龙广场,重温了“长征精神”;为贫困户现场开通自来水,实现了贫困群众的“微心愿”;走进绿水青山,倡导大家爱护生态环境,营造美丽家园。践行两山论给力乡村振兴调研座谈会,余其斌充分肯定了财政局机关第一支部近四年来志愿服务该地“三个篇章”的奋斗历程,并结合实际给同志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

一篇章:十九大精神进黄安,燃起乡村振兴梦

人勤春来早!2017年12月8日,桃源县财政局机关第一支部的同志们来到黄安开展主题党日和志愿服务活动,宣讲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慰问该村困难群众,指导该村成立了“黄安生态种养合作社”,从此和该地结上了不解之缘。志愿者们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理想,紧紧围绕“助力乡村振兴”这一时代课题,开始了真情志愿服务。

二篇章:财政助力乡村振兴,撸起袖子追美梦

咬定青山不放松!2019年1月12日,志愿者们在黄安开展专题调研余其斌局机关第一支部近30名同志采取座谈交流、走访探讨、现场观摩等形式,对该地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探索成果进行了深入调研,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年来,财政志愿者们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务实作为,带领全村群众为黄石湖畔的振兴而奋力奔跑。他们积极协助村里对接政策,以黄石湖生态农庄为依托,注重农耕文化和乡土元素,文旅、康养和生态种养齐头并进,确立了“农庄+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特色农产品,合理设计农活体验区,把该地打造成生态种养基地、生态康养基地和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合作社400亩水果基地2021年将实现量产,牲畜家禽养殖基地初具雏形,以“鱼文化节”为核心的文旅餐饮产业、以贺龙元帅革命题材为灵魂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黄安产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格局正在形成。

吃、住、购、游、娱、养突出“农”字,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找农家乐、赏农家景、交农家友、购农家物、做农家活,寻根农文化,体验农家味……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黄石湖畔徐徐展开!黄石湖首届文化艺术节、黄石湖1至4届杀猪节、常德市传承好家风“送春联送演出”廉洁文化活动、上百场群众集体活动在这里举行……一个生态美、有创意、有特色、有品牌、有市场、有产品、有未来、有凝聚力的乡村振兴平台正展现在世人面前……该村连续四年代表黄石镇和桃源县迎接各级脱贫攻坚检查,相关工作得到各级领导高度认可。黄石镇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乡镇”,今年我省还确定中共桃源县黄石镇委员会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拟推荐对象。

三篇章:深入践行“两山论”,升华美丽家园梦

2020年11月13日,财政志愿者们开启了志愿服务黄安的第三篇章,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两山论”,以新的视角展望“美丽乡村”,给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一方面绿水青山给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生态产品,本身就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财富。一方面,合理利用绿水青山,使绿水青山永远造福人类。志愿者们在协助黄安发展产业,振兴乡村的同时,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和保护环境做起,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真正让绿水青山和“美丽乡村”成为“盛世乡愁”的存放地,农业文明的复兴地,传统文化的弘扬地,“世外桃源”的理想地。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傅首军

编辑:李军-ty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