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
地灵人杰,群贤毕集。
在古代
有屈原、宋玉、刘禹锡等
在桃源留下了千古佳话。
最近公布的2019年当选两院院士,湖南籍贯两院院士新增13人,累计达到160余人,其中,桃源籍两院院士达7人,是常德地区院士最多的地方。院士,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今天,跟着小编一起深度了解桃源这座崇尚善德、重视教育的文化名城走出来的院士群体。
康绍忠
1962年11月出生,籍贯桃源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
研究方向及成果: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机理与模型,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与区域耗水对变化环境的响应等研究。与常德合作情况:神州庄园院士工作站建站院士。
印遇龙
1956年1月出生,籍贯桃源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牧健康养殖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
研究方向及成果:动物营养研究,主持完成的“猪饲料养分回肠末端消化率及有效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经推广应用已获社会效益上亿元;主持完成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郭剑波
1960年3月6日出生,原籍桃源,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注册咨询师。
研究方向及成果: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研究,在电网规划、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输电能力及风电并网安全等方面成绩显著。先后参加了三峡输电等电网规划研究;主持了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全国互联电网(2020~2050年)规划系列研究;主持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控串补装置和特高压串补装置;带领团队开发了跨大区交直流协调控制系统,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输电能力;组织建成了“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为行业提供了公共研发实验平台,提高了风电并网安全水平。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姚绍福
1932年10月13日——2001年11月17日,籍贯桃源县,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航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技术专家。
上世纪60年代起从事飞航导弹型号研制工作,曾担任多种反舰导弹的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主持型号研制和飞行试验工作,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并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全国先进工作者。
刘更另
1929年1月29日——2010年6月30日,籍贯桃源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土壤肥料植物营养学家,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项目16项等,长期扎根基层,扎实开展科研,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孟少农
1915年12月12日——1988年1月15日,籍贯桃源县,中国科学院院士,汽车工程专家。是新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主要奠基人,成功地领导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陕西汽车制造厂和第二汽车制造厂几代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翦伯赞
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籍贯桃源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论集》等,并主编了《中国史纲要》。
为他们
点个赞!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常德日报
编辑:李军-ty
本文链接:http://www.taoyuanxian.com/content/2019/11/26/626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