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与使命担当。
小康路上的一张张笑脸,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脱贫攻坚迸发出的巨大能量,更源自以人民性为鲜明特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从“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的义务教育制度,到“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的收入分配制度,再到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度并非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蕴含着暖心的温度。
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形成一整套卓有成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中国之治”奠定制度基石。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就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在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等方面下更大气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就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制度,是破题之钥、治理之基。向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奋进,就是要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顺应人民期盼,以更加科学完备的制度实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湖南卫视
编辑:李军-ty
本文链接:http://www.taoyuanxian.com/content/2019/11/05/618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