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脱贫示范户(一)】攻坚克难脱困境,自立自强奔富路
2019-10-21 16:42:39 字号:

【脱贫示范户(一)】攻坚克难脱困境,自立自强奔富路



为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广大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经县脱贫攻坚行动指挥部研究同意,近日,桃源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2019年桃源县“最美扶贫人物”“最佳帮扶干部”“脱贫示范户”评选表彰活动。经过推荐申报、筛选初审、评委评审等环节,共评选出10名“最美扶贫人物”、10名“最佳帮扶干部”、10名“脱贫示范户”。

桃源县融媒体中心将分六期对30位典型人物的事迹进行宣传公示(排名不分先后)。

本期人物

丁国华 热市镇太平寺村11组村民

段永贵 西安镇东安村东安组村民

贺新帮 杨溪桥镇蔡家塘村磨盘溪组村民

黄如兴 沙坪镇赛阳村大观组村民

刘正明 三阳港镇太平桥社区居民

0 1

脱贫示范户:丁国华

热市镇太平寺村11组村民


e03e250a88d94bb6abd7ad11ba74f0ee.jpeg


丁国华是热市镇太平寺村十一组村民,家有三口人,妻子王水华,女儿丁鑫。

丁国华一家住在海拔700多米的高山上,两间土砖房、交通不便,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妻子幼时患乙脑,留下了智力障碍后遗症,劳动能力很弱;女儿又在学校读书,家庭收入入不敷出,生活十分困难,于2014年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经过镇村两级和帮扶人员的不懈努力,丁国华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从2015年开始发展养殖业,养殖了2头黄牛,又发展种植业,种植高山西瓜。由于缺少资金和种植经验,丁国华开始两年都没有赚到钱。2017年,农商行帮扶干部帮他办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15000元,支持他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同时,对他产出的西瓜,帮扶干部、村干部不遗余力进行推销,为他的高山西瓜打开了销路。当年,在国家扶贫政策帮助下,丁国华实施了易地搬迁,由原来路不通的高山上,搬到了村油茶基地大路旁边,既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又方便了生产生活。女儿在上学期间也享受到了教育助学扶贫资金,每学期1500元,解决了上学困难问题。



通过扶贫政策和镇村干部及帮联人的多次走访,丁国华一家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这两年多来的勤奋苦干,银行贷款已还清,还变成了农商行的存款户。他养殖的黄牛由原来的2头增加到了5头,西瓜种植由原来的几亩发展到了现在的60多亩,2019年仅种植高山西瓜一项纯收入就达到5万多元,大大提高了家庭的整体收入。现在丁国华一家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更成了脱贫致富的先行者。

0 2

脱贫示范户:段永贵

西安镇东安村东安组村民


055d10f769254a42a0fa2c6dbecf6953.jpeg


段永贵家住西安镇东安村东安组,一家3口人,家庭收入靠他在周边打零工维持。段永贵本身就患有吸矽肺病,妻子也因长期慢性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儿子因为家庭压力和学习压力患有精神抑郁症。2014年,段永贵一家成为第一批帮扶对象,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他发挥自身的能力、努力拼搏,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成为其他贫困户学习的榜样。



2014年帮扶干部来到段永贵家,了解情况制定帮扶措施。段永贵决定养殖黑猪,帮扶干部和镇村干部为其想办法落实办理扶贫贷款,修建养殖场地,还给他送来黑猪仔,并推荐他去学习黑猪养殖技术。通过段永贵自身努力和帮扶干部帮扶,段永贵的养殖场慢慢地发展了起来,2106年一直在家休息的儿子经后盾单位资助一部分学费,考取了驾驶证,大学毕业后,来到龙行天下上班。2017年,段永贵的妻子通过技术培训,现在在村食用菌基地上班。



段永贵一家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帮扶干部和镇村干部帮扶,和自身的努力,不但“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落实,而且他的黑猪养殖场生猪出栏率每年都在增加。在精准扶贫的路上,他们一家人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展信心有了很大改变,“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干活越来越有劲头,生活更加有奔头。

0 3

脱贫示范户: 贺新帮

杨溪桥镇蔡家塘村磨盘溪组村民


bad2ccb9c7d040848a563620f69157f6.jpeg


贺新帮住在几十年前建的瓦房内,初见他时,穿着一身年久褪色的灰布衣,卷起的袖口,典型一副庄稼汉形象。但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妻子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家人生活也算过得有姿有色。

2013年时,贺新帮唯一的儿子贺俊文正在读高中,再过一年就要参加高考,为了让孩子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贺新帮与妻子多次商量后决定外出打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务工不久妻子张爱芬突感不适,贺新帮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为了减少费用开支,也为了方便,决定辞去工作带妻子回家看病;于是,从医院回去的第二天便坐上了返乡的汽车,刚到家便带着妻子来到县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噩耗还是传来了,被确诊为白血病,惊得贺新帮久久不能回神,怎么都想不明白,妻子怎么会突然就得了这个病?但他知道他不能倒下,家里还有老人要养,孩子要供,更有妻子需要他,而来到病房,他强忍悲伤微笑着对妻子说:“没关系,你好好休息,医生说了没什么大问题。”屋漏偏逢连夜雨,住院期间,妻子的病情每况愈下,更坏的事情发生了,住院没几天,出现了休克的状况,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贺新帮的妻子还是永远地离开了他。妻子的离开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昂贵治疗费消耗了本就不多的积蓄。料理完妻子的后事后,贺新帮望着这一贫如洗的家庭犯难了,上有七十多岁的父母、下有读高中的儿子,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贺新帮自己身上,生活的辛酸和妻子离开的悲痛使贺新帮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同年5月,村干部、村第一书记在得知贺新帮的遭遇后,立即前往家中了解情况。贺新帮向村委会递交了贫困户申请书,通过一系列的程序,确定了他成为该村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一员。在国家帮扶政策的帮助下,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下,贺新帮积极调整心态,重拾信心,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现状。

天无绝人之路,贺新帮东拼西凑借来了3万元,与朋友一起在临澧承包一些小的电信工程,开始了他的脱贫致富之路。贺新帮的想法是,什么苦我都能吃,但是不能离家太远,因为在不久之前他的父亲也被确诊得了肝癌,自己成了母亲唯一的精神支柱。初来乍到的贺新帮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学,但他特别的勤奋好学,不怕苦不怕累,很快就掌握了技术活。有付出就会有收获,通过一年的努力贺新帮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也略有积蓄了。于是,在2014年底通过村委会及村民代表的评议,贺新帮脱贫了。



脱贫不脱政策,贺新帮于2016年向村里递交了易地扶贫搬迁申请,享受了易地搬迁,将老房子拆除,从原来交通不便、随时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河堤边搬到了安全地带,国家的一系列扶贫政策让原本就有上进心的贺新帮彻底脱离了贫困线。回顾过去的这几年,贺新帮说:“感谢党的政策好,给了我重生的希望。”

0 4

脱贫示范户: 黄如兴

沙坪镇赛阳村大观组村民


e5c737fbfe0d49c4abdb9ba83b51f582.jpeg


黄如兴今年52岁,一家4口人于2014年通过民主评议纳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患有尿毒症多年,须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父亲黄天福75岁,已丧失劳动能力;妻子陈香菊50岁,属普通劳动能力;儿子黄伟志29岁,患有轻度自闭症。



2014年以前,黄如兴家因患病、缺劳动力,导致生活困难。在扶贫工作队进驻赛阳村后,通过物质帮扶和思想引导,黄如兴家慢慢发生了变化,主动加入了村合作社,先是买回了两头猪仔,到年底村合作社保底回收以增加收入。陈香菊先主动要求到村果园工作,蓝莓园除草、枇杷园摘果、合作社加工,哪里需要哪里去,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男人。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黄如兴家看到了希望,也有了干劲。黄如兴唯一惦记的是他患自闭症的儿子,他主动找到村里,希望给患自闭症的儿子一点引导,让他走出来。扶贫干部了解情况后积极制定方案,觉得要让他儿子走出来要先让他走出家门,于是找到扶贫后盾单位市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希望能先安排个事情让他去做一下。得到了市文化旅游投资公司领导的同意,工作队与黄如兴夫妇一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其子进行引导,劝其走出家门,去上班。一个家庭安排好了也就有了动力,2016年依据国家易地搬迁政策,黄如兴一家搬离了破旧的老屋住进了新房。2018年更是这个家庭的一个转折点,有了儿子的工作,村合作社的支持加自身的努力,黄如兴一家也有了一定的积蓄;2018年赶上该村旅游业飞速发展,黄如兴家一家人商量,把部分资金入股到了仙鹅滩民宿,陈香菊成为了正式员工,有了固定收入,实现了照顾家庭和稳定收入两全, 保证了稳定脱贫。

回忆这几年,黄如兴说“首先我要感谢政府,感谢党的好政策,确实前些年因为疾病,差点压垮了我们这个家,家里没有了安排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现在好了,思想端正了,干劲足了,有希望了也一步步走出了难关,我相信我们一家人会越过越好的”确实,思想层面的扶贫,能让一个家庭今后的路走得更远走得跟好!陈香菊坐在一边说“现在就盼着儿子能娶上老婆了,我好早点抱孙子。”端正了思想,有了干劲,这一切美好的愿景终将会实现。

0 5

脱贫示范户: 刘正明

三阳港镇太平桥社区居民


a806f6f6182246339a284c78a828c531.png


近年来,三阳港镇紧跟步伐,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助力贫困户脱贫,涌现出了一批脱贫示范户,为未脱贫户引领了方向,共圆脱贫致富梦。

太平桥社区的刘正明就是其中的一个脱贫致富示范代表。刘正明家有3口人,妻子程杜霞在外务工维持生计,孩子还在读书,为了脱贫,刘正明必须另寻他路。通过精准扶贫、因户施策政策,第一村支书杨汉朝和社区干部对他进行引导,鼓励他从事烟草种植。三阳港镇的烟叶生产是龙头产业,同时也是产业扶贫的利益链接机制项目。根据这一特点,烟叶合作社引导部分贫困户从事烟叶种植,从技术、资金、劳力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不仅可以带动烟叶生产的发展,还能提升该镇群众整体的生活水平,助力扶贫工作,实现双赢。



带着脱贫的决心,在多方面支持下,贫困户刘正明2016年试种烟叶10亩,当年创产值6万多元,净赚2万多元,当年就实现了脱贫。尝到甜头之后,刘正明2017年种植烟叶20亩,净赚4万元,每天都干劲十足。仅仅两年,烟叶种植年年获丰收的刘正明已经盖起了小洋楼,彻底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他种植烟叶100亩,已经是试种时的10倍,预计今年可赚10万元左右。他的孩子刘才源今年高中毕业,考入了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家里也在一步一步变得更好,生活更加有了盼头。像刘正明这样加入烟叶种植创业的贫困户还有汪必仙、刘卫军、徐碧花、李三清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产业扶贫实现了脱贫致富梦。



刘正明成功脱贫的事例启示着每一个被贫困所扰的人,贫穷不能禁锢一个人,只有紧跟政策引导,坚定决心、放开手干,才能真正摆脱贫困。

攻坚克难脱困境,

自立自强奔富路 。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丁国华等脱贫示范户,

通过党的帮扶,

自身的努力,

为广大贫困户做出了表率,

他们,正是需要弘扬的正能量!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兆龙

编辑:李军-ty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